国安举报电话12339
学无止尽
首页 > 学无止尽
蚂蚁集团惊天内幕被揭开,马云再也瞒不住了!

蚂蚁集团惊天内幕被揭开,马云再也瞒不住了!

更新:2020-12-10 21:43:42      点击:
详情

对于借呗和花呗,一个网友这样评价:穷人会跌进消费陷阱,无节制买东西。现在的资本家都在绞尽脑汁榨干穷人最后一滴血。


你以为这就是蚂蚁集团的真相?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在开始揭开这个黑幕之前,开头不得不讲一讲基本常识,希望大家耐心读完。


事情还要从美国谈起。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负责拯救危机的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曾经组织过一次晚宴,出席这次晚宴的除了布什政府和财政部的官员,还有美国各大顶尖投资银行的总裁。


在谈论引发这次危机的责任时,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指责财政部的官员们说:“你们也有部分责任,你们应该多监管一些,因为我们太贪心了。”


这就是美国资本家的真实嘴脸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尴尬之处,当危机没有爆发时,资本家总觉得监管碍手碍脚,毫无用处,影响他们创新发展,当危机爆发之后,他们会反咬一口,当时你们为什么不监管多一点。


1929年大萧条之后,美国经济连续40年持续增长,期间从未发生金融危机,当时美国的金融业受到严密监管,大部分商业银行只能在本地开展业务,银行被禁止使用储户的钱进行投机。


而与此同时,进行股票和债券投资的都是小型的私人合伙投资银行。直到1981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他任命了投行美林证券的总裁担任美国财政部长,在经济学家和金融说客的支持下,里根总统开启了长达30年对金融行业放松监管的过程。



1982年,里根允许银行动用储户的钱拿去做风险投资,随后数百家银行破产,许多美国人一生的积蓄血本无归。为了拯救这场金融危机,政府花费了纳税人1240亿美元,但华尔街的银行家并没有停止脚步,他们强大的能量渗透到民主党和共和党,控制了美国的政治体制。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Gramm leach bliey法案,该法案对吸收公共存款的银行进一步放松,允许他们进行高风险的投资银行业务,2000年贪婪的投资银行家们大力推销一些垃圾互联网企业,催生了美国的第二次金融危机,这次互联网泡沫让美国民众损失了五万亿美元。


此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涉嫌欺诈的美国投行们只花了14亿美元就庭外和解了。


随着美国的科技进步和金融监管放松,华尔街的银行家发明了复杂的金融产品,统称为衍生产品。


金融衍生品,这个潘多拉的盒子自此被缓慢打开。


在起初,经济向好时,它的光鲜亮丽给人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与超出能力范围的超前消费和生活享受。


当时所有的经济学家和银行家都说金融衍生品让市场更加稳定,美国的监管机构和政府就没有把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太当回事。


2000年,一项允许金融衍生品完全不受监管的提案获得了通过,脱开了监管的缰绳。


一时间,华尔街贪婪的银行家们开始大干快上!N多衍生品交易和金融创新开始呈爆炸性的增长。在此之前,购房人申请房贷时,银行会非常仔细的考量借款人是否有能力还款,因为这笔贷款可能要在30年后才能收回。


金融创新之后,银行并不太关心借款人能否还款,因为银行可以把这笔贷款卖给投资银行,立即获得现金并再进行下一次放贷,只要给投资银行分享一部分收益即可,这就是所谓的资产证券化——ABS。


投资银行将大量的住房抵押贷款和助学贷款、汽车贷款等打成一个包,形成一个复杂的衍生品——有抵押集合债券CDOs.


然后投资银行再找到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花钱,让他们给CDOs评3A级。拿到好的评级,投资银行再将CDOs卖给社保基金和全球各地的投资者。


由于当时CDOs非常赚钱,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推出了一个保险,叫做信用违约互换(CDS)。只有CDOs的投资者只要买了CDS,如果CDOs爆雷了,AIG会全额赔付,但当时CBS不受监管,AIG并没有任何赔偿准备金,这就意味着如果发生了违约,有钱就陪,没钱就直接破产,这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的根源。


这种不受监管的次级贷款像一辆快速奔跑的列车把购房者、银行、投资银行、评级机构、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及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拉上了车,而这辆车的前方就是万丈深渊。


起初美国的房价一直上涨,从资产账面上来看,所有的购房者都是赚钱的,他们房产的升值部分又可以继续向银行申请贷款,然后用贷款再来偿还之前的月供。


银行收到月供留下一部分收益,然后将部分收益分配给买了债券的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拿到这部分收益,支付了标准普尔的评级费,给投资者支付收益,自己还有盈利,投资者拿到收益又给保险公司支付保费,也还有盈利,在这场疯狂的泡沫中,似乎所有人都赚到了钱。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英雄之道,先狂后亡!


到了2004年,嗜血的投资银行为了买入更多的银行债务。他们游说证券和交易所监督管理委员会继续放松杠杆率的限制,杠杆率越高,意味着投资银行只需要很少的资本金就可以借到很多钱回来。


终于,美国的房价开始掉头直下,美联储不断加息,曾经热情高涨,资产升值后疯狂消费的购房者们终于还不起房贷了,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了。


在那条长长的证券链条上的参与者纷纷倒下,这次金融危机给全球造成了二十万亿的损失,但是那些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不仅毫发无损,还从政府给的救济款中拿走了巨额的离职补偿金,那些钱全部都是纳税人的钱。


说了这么多,美国次贷危机和蚂蚁金服的“黑幕”有什么关系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就像一个大学生说的:用花呗借呗就像吸毒,一旦染上很难戒掉!


你仔细想想,马云对监管的态度以及花呗和借呗的盈利模式不就是一个翻版的华尔街次级贷款吗?


马云批评银行“当铺”思维,不就是为了给自己的无抵押信用贷款开路吗?


要知道,美国的“次级”贷款,那还是有房产做抵押的,但说垮就垮,马云说他有大数据支撑,知道每个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等级。


当时美国的银行家们也说美国的房价不可能下跌,是没有风险的。


但是,所谓的芝麻信用,确实只有芝麻大点儿,那只是对借款人过去借款经历的一个信用评价,它并不能代表未来这个人的信用情况。更何况,根本没有多大的约束力及惩罚性措施,如何监管不良贷款?


没钱购物沦落到要用花呗,借不到钱沦落到要用借呗。


实际上,这些人的信用并不是太好。但在蚂蚁金服的不断诱导下,这些人开始加大对未来生活的筹码,甚至已经资不抵债时,还拆东墙补西墙,乐此不疲。


而真正信用等级高的人群,完全可以在银行里拿到利率更低的资金,而且资金到账并不比支付宝慢。


你说这里的风险积累,到底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循环往复之后,很多人通过支付宝借钱提前透支消费能力之后,信用容易变得更差。


试想一下:

怂恿一个37岁的施工队长用花贝给女儿过一个像模像样的生日party,这与华尔街的放贷员以零首付怂恿低收入人群贷款买房,本质上是一样的,那就是贪婪。


这里最可怕的就是:

借呗和花呗,会让更多信用不好的人,这里包括很多大学生和年轻人去借更多的钱,搞更多的提前消费而不会关注这些人在借钱后,会不会还不起钱?


长此以往,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但兜底的却不是你支付宝,再加上几十倍的杠杆,想想都恐怖。



为什么马云批评《巴塞尔协议》是老年人俱乐部,就是因为这个《协议》有资本充裕率的监管要求。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蚂蚁集团的资本金加上更多杠杆。


这和投资银行的精英们游说美国监管部门,放松对杠杆率的监管是异曲同工。


借呗、花呗最早以30亿的资本金,以两倍杠杆从银行贷款60亿元,然后以这90亿元放贷,并将90亿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


短时间内搞了40次,搞成了3600亿的规模,用30亿的本金放大了120倍,做上了3600亿的大生意,相当于他用一元钱放了120元的贷款出去,赚了24元。给投资人分了8元,还剩下16元。


对的,你没有看错,16倍的利润!


天下哪有这么好的生意?这比抢银行还赚钱,但是还不犯法。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

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利用;

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

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

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所以,面对监管,马云在十月份的会上,豁出去奋力一搏,有什么不敢说?


11月2日,银、保监会、央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11月3日,蚂蚁集团在A股科创板和港股双双暂缓上市。


《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将对马以集团的估值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业内人士,马云不可能不知道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和作用,但他依然强力推进,火速过会,企图在《办法》正式发布前再狠狠割一把韭菜。


如果蚂蚁集团真的上市成功,两万亿的估值被爆炒,然后《办法》发布又将其估值打回原形,多少接盘侠和键盘侠被套牢后又会大骂监管部门。


结果,还得是监管部门成了背锅侠。


想到这里,不禁脊背阵阵发凉!

相关